古诗大全

  • 《格言联璧·接物类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②素娥:指嫦娥。玉蟾:月亮的别称。
    ⑷四海:指全国。闲田:没有耕种的田。

  • 《柳毅传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


    ①空山:空旷,空寂的山野。新:刚刚。

  • 《春宵自遣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
    ②杜宇:杜鹃。
    ④重阳日:指夏历的九月初九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、饮菊花酒的习俗。还:返,来。就菊花:指饮菊花酒,也是赏菊的意思。就,靠近,指去做某事。
    ⑧诚能:指确实有才能的人。冰炭置我肠:形容自己完全被琴声所左右,一会儿满心愉悦,一会儿心情沮丧。 犹如说水火,两者不能相容。

  • 《春草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②浮云:在山间浮动的云雾。望眼:视线。缘:因为。


  • 《鹧鸪天·元夕有所梦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①七夕:农历七月七日,传说牛郎和织女这天在天河的鹊桥上相会。鸾扇:上面绣有凤凰图案的掌扇。鸾,凤凰一类的鸟。扇,指掌扇,古时模仿雉尾而制成的长柄扇,用于坐车上,以敝日挡尘。凤幄:闺中的帐幕;绣有凤凰图案的车帐。星桥:鹊桥,传说七夕这日天下的喜鹊都飞往天河,为牛郎和织女相会搭桥。
    ⑤  更酌:再次饮酒。肴核既尽:荤菜和果品。既:已经。狼籍:凌乱的样子。枕藉:相互枕着垫着。既白:已经显出白色(指天明了)。

  • 《蜡梅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②迥:迂回。景:日光,指时间。延:长。
    ⑤朱颜:这里指红润的脸色。
    ⑧天柱:古代传说,昆仑山有铜柱,高人云天,称为天柱,又说天有人山为柱。
    ①青玉案:词牌名。“案”读wan,第三声,与“碗”同音。元夕: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,元宵节,此夜称元夕或元夜。花千树: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。星如雨:指焰火纷纷,乱落如雨。星,指焰火。形容满天的烟花。宝马雕车:豪华的马车。凤箫:箫的美称。玉壶:比喻明月。亦可解释为指灯。鱼龙舞:指舞动鱼形、龙形的彩灯,如鱼龙闹海一样。

  • 《格言联璧·敦品类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①遥岑:远山。玉簪、螺髻:玉做的簪子,像海螺形状的发髻,这里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。断鸿:失群的孤雁。吴钩: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。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,空有一身才华,但是得不到重用。了: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,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。
    ②不觉晓:不知不觉天就亮了,晓:早晨,天明,天刚亮的时候。
    ②曲台:指太常寺,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。

  • 《采桑子·何人解赏西湖好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②檐:房檐。
    ③啼鸟:鸟的啼叫声。
    ①秋浦:秋浦,地名,唐天宝年间改州为郡,池州改名为秋浦郡。另有县名,河名。今安徽省池州市。

  • 《围炉夜话·第六九则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②漉:水慢慢地渗下。
    ②缛彩:也作“縟采”,绚丽的色彩。

  • 《白发赋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
    ②浮云:在山间浮动的云雾。望眼:视线。缘:因为。
    ⑸犹:仍然。
    ③“浮云”两句:形容音乐飘逸悠扬。